零件的結構形狀既要滿足設計性能要求,又要滿足加工工藝要求。因此,有必要了解零件上常見的工藝結構。
鑄件工藝結構(含過渡線繪制)
鑄件的工藝結構包括模具傾角、鑄件圓角、鑄件壁厚等。
1、模板吊裝坡度
鑄件時,為了方便取模,往往在鑄件壁上沿開模方向設計一定的坡度,即開模坡度。對于傾角較小的結構,可以不畫在圖上,但必須在技術要求中用文字說明提模傾角的數(shù)值。如圖1所示。

圖1
2.鑄造圓角
鑄件時,為防止鑄件砂型落砂,避免鑄件冷卻時產(chǎn)生裂紋或縮孔(如圖2所示),鑄件表面的交點應做成圓角過渡,如圖2所示。 3、一般要在圖紙中畫出鑄造圓角。當各圓角半徑相同或相近時,可在技術要求中統(tǒng)一注明半徑值,如鑄造圓角R3~R5等。


由于鑄件面的交匯處有鑄件圓角,兩個面的交線變得不那么明顯。但在零件圖上,仍然必須畫出曲面的理論相交線,但要求在相交線的兩端或一端留空白,通常稱為過渡線。過渡線的繪制方法與沒有圓角的相交線的繪制方法基本相同。它們之間的區(qū)別如圖 4 所示。

3、鑄件壁厚
為避免鑄件冷卻時因內應力而產(chǎn)生裂紋或縮孔,鑄件的壁厚應盡可能均勻,不同壁厚之間的過渡也應均勻,如圖5所示。

圖.5
金屬零件的切削加工結構
金屬零件的切削工藝結構包括倒角倒圓、退刀槽或砂輪過行程槽、合理的鉆孔、凸臺、凹坑等結構。
1.倒角和倒圓
為了便于裝配,常在軸端或孔口處加工倒角,如圖6(a)所示。為避免階梯軸或孔因應力集中而產(chǎn)生裂紋,常在臺肩轉折處加工圓角,如圖6(b)所示。零件倒角、倒圓角的類型和尺寸應在國家標準中規(guī)定。

圖.6
2.底切或砂輪過行程槽
為便于切削時退刀和保證加工質量,常在加工面的臺肩處加工退刀槽或砂輪過行程槽,如圖6(c)所示。砂輪超程槽的結構和尺寸在國家標準中有規(guī)定。
3.老板或坑
為了減少機械加工量,保證零件在裝配時有良好的間接接觸,常在零件表面制作凸臺或凹坑。
4、合理的鉆孔結構
為避免鉆孔時軸線偏斜和鉆頭折斷,孔的軸線應與孔的端面垂直。因此,當斜面上有鉆孔結構時,應設計垂直于鉆孔方向的平面、凸臺或凹坑,如圖8所示。
金屬零件的切削加工結構
金屬零件的切削工藝結構包括倒角倒圓、退刀槽或砂輪過行程槽、合理的鉆孔、凸臺、凹坑等結構。
1.倒角和倒圓
為了便于裝配,常在軸端或孔口處加工倒角,如圖6(a)所示。為避免階梯軸或孔因應力集中而產(chǎn)生裂紋,常在臺肩轉折處加工圓角,如圖6(b)所示。零件倒角、倒圓角的類型和尺寸應在國家標準中規(guī)定。

圖.6
2.底切或砂輪過行程槽
為便于切削時退刀和保證加工質量,常在加工面的臺肩處加工退刀槽或砂輪過行程槽,如圖6(c)所示。砂輪超程槽的結構和尺寸在國家標準中有規(guī)定。
3.老板或坑
為了減少機械加工量,保證零件在裝配時有良好的間接接觸,常在零件表面制作凸臺或凹坑,如圖7所示

圖 7
4、合理的鉆孔結構
為避免鉆孔時軸線偏斜和鉆頭折斷,孔的軸線應與孔的端面垂直。因此,當斜面上有鉆孔結構時,應設計垂直于鉆孔方向的平面、凸臺或凹坑,如圖8所示。
